找到相关内容627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里常听人说“发心”二字,是什么意思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所谓发心者,就是启发未发之心,令心生起,是名发心。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,发菩提心之略称。即发起求解脱苦难,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。菩提心(梵语bodhi-citta)乃一切诸佛之种子,净法之良田,发此心,勤行精进,以速证无上菩提。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9575012341.html
  • 范古农答:有因必有果,有果必有因

    问:有因必有果,有果必有因,喻如植物种子,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但如此项种子,落于石上,或被人藏于瓶中,不遇水土适当之缘,虽有种子亦难发生。然则缘与因同样重要设无适缘,因亦不能生果,因果律岂不破坏。而且因为缘有强弱,果乃不同,植物种子之遇增上缘,或强或弱,(如水分充足不充足,及泥土肥沃不肥沃等。)似属偶然,无有一定。因而疑及人之造善因者。如缘有一定,自感善果,设缘无一定,不啻偶然,虽有善因,难料其...

    范古农

    范古农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371712671.html
  • 范古农答:颂曰带质通情(末那)本,(赖耶)似与意识无关。奈谛师注谓真带质者,以意识通缘一切心心所云云。其中有矛盾。祈详解之。

    问:颂曰带质通情(末那)本,(赖耶)似与意识无关。奈谛师注谓真带质者,以意识通缘一切心心所云云。其中有矛盾。祈详解之。   范古农答:言意识者,以情本之情作意识解。古人有解末那为传送识者,谓传意识之情熏于赖耶之本而成种子也。谛师用此意,故与意识关涉矣。

    范古农

    |范古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532012708.html
  • 治粉验方

    原料:白果适量 制法:取汁频涂患部,干后再涂,直至汁尽。每日用二至三粒。 效用:解毒、排脓,平痤疮,疗粉刺 说明:白果又叫银杏,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种子,李时珍谓白果“消毒杀虫,捣涂鼻面手足,去泡”。《医林集要》曾记载用银杏同酒水嚼烂,夜涂旦洗,治鼻酒粉刺。本方特点是取材方便,制作简单,见效较快。

    佚名

    |治粉验方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8/17204613686.html
  • 侍弄生命

    ,就像一粒粒种子,一同降落在了生命深处。那些屈服于命运的人,就是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放弃了这些种子的人。而生活中的胜利者,常常是侍弄这些种子的高手。譬如,故事中的那个男人,在生活艰难中,依然饶有情致地组织全家在午后品茗读书,就是他对一粒叫做“坚强”的种子最高雅的侍弄。    所以说,这个世界上,只有屈服于命运的人,没有失败给命运的人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9241216885.html
  • 正月初八西安广仁寺举行祈福灯会

      农历正月初八,西安唯一的藏传佛教寺院广仁寺举行了新春祈福燃灯法会,闻讯前往参观,没有华丽的彩灯,没有人潮如海的场景,络绎不绝的朝拜者穿梭在一盏盏烛光之中,钟鸣鼓乐,烛光高照,香烟缭绕,人们祈福着自己的愿望,在新春佳节里播下希望的种子,寄托佛祖保佑,来年梦想成真。

    佚名

    |祈福|灯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2/09431334979.html
  • 佛陀善于运用各种姿势和动作

    佛陀善于运用各种姿势和动作   佛陀认为:每一个人都有选择善恶的自由意志,但当他动了一个念头、说了一句话、或表现了任何一种行为时,都会在自己无穷的灵性(佛经上称之为“第八识”、“藏识”或“阿赖耶识”)上播下一个种子。这种子在将来的或来世间遇到适当的“缘”后,便会产生某种结果。行善的种子感应乐果,恶的种子感应苦果(佛经上称之为“种子起现行”)。由这种理论,我们可以调和“遗传学派”和“环境学派”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0450156.html
  • 三类境

    种子生起;第二,有实体实用,不像空华兔角等体用都无;第三,各守自性,不随从能缘心,而能缘心对它也不改变它的性质,只真实符合它的自相而缘取。例如眼识等前五识及五俱同缘意识的见分所缘取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种境,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所缘取的种子、有根身、器世界、三种境,都是性境。  不随心,依《唯识枢要》有三种:第一,此境则是非善非恶(染)的无记性,不随从能缘心的善恶起善恶的变化,这叫作性不随。第二,不...

    黄忏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5157271.html
  • 唯识与二谛的关系

     阿赖耶译为藏识,藏者有能藏所藏执藏义。此识能持染种子,染种子名所藏,此识是能藏。此识是杂染法所熏,故杂染法是能藏(能熏),此识为所藏(所熏)。第七末那识执此识见分为内我,故此识又名执藏。能藏所藏执藏,是藏识义。   所谓异熟识,言此识能持因致果,故得异熟名。异熟有三义,一、变异而熟,二、异时而熟,三、异类而熟。变异而熟者,谓因变异,果方熟故。例如种子变坏,芽方出生。异时而熟者,谓与因异时,果方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1360407.html
  • 谈心说识(四):生命的根源

    我们的精神活动或者是身体行为的结果,立即以“种子”的形态根植於阿赖耶识中,而这人被深植於阿赖耶识中的种子,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、成熟,其结果又产生新的存在现象。   语云:“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”...、思考等主观的认识作用——前五识以及六、七识,皆由根源体的阿赖耶识所变化产生。由於阿赖耶识将一切存在以一种“种子”的形态储存起来,因此另有一别名为“一切种子识”(sarva-bijakah vij...

    释依昱

    |唯识|谈心说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2480083354.html